盘锦市大洼区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8年防汛抗旱形势的基本分析
(一)雨情、水情趋势预测分析
降水趋势预测:根据省气象部门预测,我省2018年6—8月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值偏多2—3成,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洪涝干旱并重。
河道水情趋势预测:根据省水文部门预测,辽河、浑太流域可能发生中等量级的洪水;局部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
(二)从工程、非工程措施情况分析
一是从防洪排涝工程情况看,仍存在薄弱环节。2010年洪水之后,辽河、大辽河出现了多处新的河道险工,对堤防工程安全影响很大,河道内形成多处淤滩、对河道行洪影响很大,部分河道堤防还存在隐患。辽河下游新兴镇至赵圈河镇新修堤顶路40公里,防潮(洪)能力低,对保护区内的村屯、农田、油田防洪安全影响很大;大辽河河道内的套堤、阻水建筑物等对行洪有一定的影响。城区和各镇街排涝系统,虽已进行改造,但城镇区内正在进行的小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排水管线受阻,雨水汇流困难,很难达到畅排要求,城区排涝任务依然很重。
二是从防汛的非工程措施看,部分干部群众仍然存在着麻痹思想和严重的侥幸心理。各部门和各镇街的防汛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防汛物资储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数量不足。
综上分析,今年我区的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从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二、2018年我区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新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今年我区防汛抗旱的工作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确保辽河、大辽河发生设计标准内洪水不垮坝、不溃堤、不淹地、城区不受淹,不死伤一人。确保交通干道、大型企业、重点园区和辽河油田矿区的安全;确保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用水,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发生超标准洪水及降雨时,科学调度,奋力抢险,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各镇街、各部门都要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主动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的防汛、抗旱、除涝、救灾和社会稳定工作。
(一)具体任务
1.河道防汛。河道防汛总的任务是:在设计防洪标准内,确保河道堤防安全,遇超标准洪水全力抢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我区大型河流有两条,一是辽河,于岗子排水站至育新五连段堤防保证流量为5000立方米/秒。二是大辽河,东风排灌站至田庄台抽水站段堤防保证流量为8795立方米/秒。三是赵圈河镇、新兴镇防潮堤保证外洪和潮水位达到3.65米不受淹。
2.农田除涝。按10年一遇农田排涝标准,各镇街水利部门要及时听取天气预报准确掌握气象信息,保证干沟等雨,确保发生3日内降雨220毫米能及时排除,不成灾。
3.城镇、街道、各类园区和企业防汛。要进一步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城镇、街道、各类园区的行政负责人和企业法人代表是防汛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城镇、街道、园区和企业的防汛负主要责任。
4.油田矿区和施工企业防汛。由油田办、住建局做好协调,认真做好方案、预案编制与实施,并及时上报责任人和组织机构。
(二)防汛工程和工作重点
1.大辽河东风排灌站至田庄台抽水站防洪堤长30公里,穿堤闸19座,排灌站7座,要重点防守,确保堤防和穿堤工程安全。
2.南河沿护岸、平安护岸、育新五连护岸、清水河口护岸等工程要重点防守。
3.辽河于岗排水站至育新五连防洪堤长7.15公里,穿堤闸6座,要重点防守,确保堤防和穿堤工程安全。
4.育新五连至接官厅挡潮闸堤顶路40公里,由区交通局配合新兴镇、赵圈河镇加强防守,明确责任以及做好随时抢险准备。
5.大洼街道、王家街道内排涝工作由区住建局、区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配合,根据降雨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确保城区不受淹。
三、科学安排、突出重点、措施到位
(一)时间安排
现在开始至9月30日为防汛阶段。
(二)抓紧进行应急度汛工程建设
河道险工险段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全区防汛安全的原则,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列入计划的应急度汛工程必须在主汛期前完成,没有列入计划和需跨年度实施的项目,要制定度汛方案、应急抢险预案,备好抢险物料,落实抢险队伍,随时准备抢险,确保人员、设备和工程安全。
(三)依法加大河道清障工作力度
清除河道行洪障碍,是保证洪水安全下泄的有效措施,清障是今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防洪法》的要求,清障工作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要求沿河各镇街政府要强有力组织清除,必须态度坚决,纪律严明,措施得力,时限明确。坚决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管辖堤段,切实抓好河道清障工作。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因清障不彻底,而造成灾害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设障单位、批准单位及负责清除单位领导的责任。
(四)切实加强排涝工作
1.农田排涝
按10年一遇农田排涝标准,做好农村、农田的排涝工作。发生超标准强降雨时,发动全社会力量,动用所有的排涝设施、设备全力除涝,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城镇、街道和工业园区排涝
各镇街汛前要组织对防汛除涝设施、防洪道路、交通车辆、通讯和预警器材、抢险物资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抢修,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河道、排涝沟渠、排水管道、进出水口要进行全面疏挖,确保各镇街居民区排水畅通;有防洪任务的镇街要确保在设计标准内洪水不成灾、不受淹,遇超标准洪水要有应急保障措施,及时组织受威胁区域的群众撤离,保证能源、交通等重要生活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大各园区的排涝工作力度,保证园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五)切实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我区管辖中型平原水库两座(疙瘩楼水库、三角洲水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水库安全度汛的各项责任制,确定每座水库的地方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抢险责任人、水库看守责任人和岗位责任人,并明确职责和任务。在主汛期内、降低库内水位,达到安全标准,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生险情,要立即报告,并及时组织抢险。
(六)做好油田矿区防汛、除涝工作
油田矿区和在大洼境内施工的各类工程企业,要做到汛前排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标准内降雨不成灾,超标准降雨要有应急保障措施,确保生产安全无事故。
(七)河道防洪
当大辽河洪水流量达到4000m3/s时、辽河洪水流量达到1500m3/s时,沿河各镇街迅速组织人员按每公里10人设防巡堤职守。接近设计流量时,责任区全员上堤巡堤职守,随时准备抢险、除险,受威胁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离。
(八)防汛物资储备要充足
根据国家防总《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区、各镇街政府都要按照防御大洪水的要求,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储备防汛物资的原则,加强政府储备、市场储备、群众储备,确保防汛抢险需求。区供销部门要认真调查掌握防汛物资的市场储备,保证种类数量准确,调得出、用的上。区交通、农经等部门要将防汛车船登记造册,区防指已按规定储备了防汛物资。各镇街也要按照《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的规定储备防汛物资。各险工险段由责任单位备足防汛土料、木料、编织袋、铁线、塑料布等抢险所需物资,保证随用随取。道口备土、堤防土牛子、清除堤坡影响防汛的地上物等工作,于7月1日前全部完成,并将完成情况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九)加强抢险队伍建设
坚持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的原则,区人武部负责组建10000名以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主的抢险队,各镇街也要组建机动抢险队伍1500人和群众性的常规抢险队伍1500人。抢险队伍要做到思想、组织、人员、技术、工具、责任“六落实”,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十)突出做好台风灾害的防御工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灾害性天气日趋增多,台风的防御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防灾工作的难点。这些自然灾害的防御涉及部门多、范围广、经验少、防御难度大,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强化统一指挥,高度协调配合,合力防灾减灾。要充分考虑台风灾害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落实防御措施,普及防御台风知识的宣传。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十一)做好抗旱工作
我区虽然易受洪涝的影响,但是也有发生干旱的年份,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也要根据上游水情和天气的变化做好抗旱应对工作,确保农业丰收。
四、强化措施落实,全力做好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8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防御水旱灾害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确保人员安全、确保水库安全、确保江河堤防安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确保台风防御安全、确保供水安全”,各镇街要全面贯彻,狠抓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思想上要高度保持一致,切实从讲政治高度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做到统一行动,统一步调,认真组织协调,全力把防汛抗旱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优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需求。要坚持人水和谐、科学防控,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需求,在应对措施上,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做到流域区域协调、防汛抗旱齐抓、农村城市共管。夯实防汛抗旱工程基础,强化预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着力构建和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二是要强化依法防控。一是依法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防汛抗旱责任制,同时按照事权统一、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落实好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责任。二是依法抓好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的落实。汛前,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预案编制到位、防汛抗旱队伍落实到位、抢险物料储备到位、通信保障到位、险工隐患处理和阻水障碍物清除到位。汛期要密切关注雨水工情变化,加强预测、预报、预警,科学分析防汛抗旱形势,及时会商研判,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组织做好应急抢险和信息报送工作。汛后要组织汛后检查,核查评估灾情,组织进行水毁修复工作。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各镇街要严肃防汛纪律,严格执行区防汛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和调度指令,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对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依纪追究责任。对防御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及时排查消除隐患;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科学调度,确保行洪和供水安全;坚持主动防御,确保大型河流及水库堤坝和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安全。
三是要提高服务能力。防汛抗旱工作要立足于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结合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机构。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地方与军队武警相结合、防汛与抗旱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要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协调好各行业及部门,积聚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汛抗旱监测预报能力及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抢险救援预案。要切实加强各级防办自身能力建设,强化防办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在机构规格、干部配备、设备配置、资金保障等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防汛抗旱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四是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工作,各镇街各部门要配备必要的通信设施和固定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要强化信息报送和发布,涉及防汛抗洪工作的信息,由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同本级宣传部门统一对外公布,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未经核实的各类防汛抗洪信息;要加强辖区内各级基层信息采集报送工作,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掌握汛情、旱情、险情、灾情。同时,还要按照国家防总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洪旱灾害的统计,并要确保时效性、准确性。要加强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各类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做好此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迅速行动起来,认真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努力夺取今年防 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附件1:
盘锦市大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总 指 挥: 区长
副总指挥:刘可玉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姜海军 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部长
张学斌 副区长
李 猛 副区长
张晓月 副区长
杨玉楼 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
王海龙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栾作刚 区水利局局长
成 员:武俊杰 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刘忠岩 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吉 环 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薛 强 区发改局局长
王玉建 区教育局局长
许宁育 区公安局副局长
李玉辉 区民政局局长
王卫兵 区人社局局长
孙大勇 区经信局局长
李 冰 区财政局副局长
付 铁 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何玉中 区环保局局长
董礼春 区住建局局长
张百昌 区交通局局长
李长淞 区农经局局长
孟 丹 区文旅局局长
苗万久 区卫计局局长
李铁玉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张汉卿 区安监局局长
刘 键 区综合执法局局长
王书军 区信访局局长
张金华 区粮食局局长
王 飞 区畜牧兽医局局长
刘忠良 区油田办主任
高 巍 区供销联社主任
鞠 哲 区服务业局局长
姚 博 区广播电视台台长
周德莹 区新兴媒体宣传管理中心
苗 强 区城建集团经理
任智勇 区气象局局长
马景明 大洼供电分公司总经理
谢志彬 中国联通大洼分公司总经理
刘亚华 中国移动大洼分公司总经理
辛荣俭 中国电信大洼分公司总经理
王守成 区水利局副书记、副局长
王晓云 区水利局副局长
王大泽 区水利局副局长
解长虹 区防办主任
赵 明 区水文局局长
王 强 区河务管理所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办公室主任解长虹。
附件2:
盘锦市大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各职能组及负责人
一、办公室主任:解长虹
二、综 合 组:王守成
三、工 程 组:王晓云
四、气象水情组:任智勇
赵 明
五、除 涝 组:苗 强
王大泽
六、物 资 组:高 巍
鞠 哲
七、财务后勤组:李 冰
王 强
八、交 通 组:张百昌
九、抢 险 组:姜海军
武俊杰
十、保 卫 组:许宁育
十一、通 讯 组:谢志彬
刘亚华
辛荣俭
十二、安置卫生组:李玉辉
苗万久
十三、宣 传 组:刘忠岩
姚 博
周德莹
十四、社会稳定组:吉 环
王书军
附件3:
2018年汛期各站点保证水位表
河 系 |
堤防功能 |
观测点 |
上游控制点 |
区内控制点 |
备 注 |
||
保证流量 |
相应 水位 |
地 点 |
保证水位 |
||||
大辽河 |
防洪 |
三岔河 |
8795m3/s |
7.85m |
东风排灌站 南河沿排灌站 西安排灌站 西老湾排灌站 平安挡潮闸 田庄台抽水站 |
7.43m 7.12m 6.65m 5.72m 5.10m 4.23m |
|
辽河 |
防洪 |
盘山 河闸 |
5000m3/s |
|
于岗子排水站 |
5.34m |
|
河口 |
防潮 |
|
|
|
|
3.65m |
赵圈河
|
附件4:
2018年防汛工程所需物资任务表
单位:m3
镇 |
土方(m3) |
编织袋(条) |
备注 |
合计 |
3500 |
10500 |
|
东风 |
1000 |
3000 |
其中国堤闸300 m3、陡坡闸300 m3、南河沿排灌站400m3,编织袋每处1000条 |
西安 |
1000 |
3000 |
其中西安排灌站300 m3、西老湾站300 m3、道口500 m3,编织袋每处1500条 |
平安 |
900 |
3000 |
其中平安挡潮闸300m3、平安东西站600 m3、曹蔡防洪墙闸口处300m3,编织袋每处1000条 |
新兴 |
600 |
1500 |
曙光桥道口 |
注:1、其它沿河各镇按历史最高潮水位加固;2、防汛备土任务要求在汛前完成。
附件5:
2018年防洪堤及险工段处理意见表
河系 |
所在 乡镇 |
险工 类别 |
险工位置 |
险工情况 |
处理意见 |
险工 等级 |
区级 责任人 |
镇级 责任人 |
大 辽 河 |
东风 |
防洪堤 |
新开河口—西安排灌站7200米 |
|
重点加强防守,有险情堤后就近取土 |
市 |
刘可玉 |
熊跃发 |
险 工 |
南河沿护岸 |
新修护岸 |
重点加强防守 |
市 |
||||
西安 |
防洪堤 |
西安排灌站—西老湾排灌站11650米 |
|
重点加强防守,有险情堤后就近取土 |
市 |
王宝 |
||
平安 |
防洪堤 |
西老湾排灌站—田庄台抽水站12835米 |
|
重点加强防守,有险情堤后就近取土 |
市 |
闫海民 |
||
险 工 |
平安护岸 |
三处丁坝水毁严重 |
重点加强防守 |
市 |
||||
辽 河 |
赵圈河 |
防潮堤 |
接官厅闸—鸡舍闸30500米 |
堤身不完整,雨水冲刷严重 |
加强防守 |
区 |
张学斌 |
魏利明 |
新兴 |
防潮堤 |
鸡舍闸—育新五连12000米 |
堤身不完整,雨水冲刷严重 |
加强防守 |
区 |
刘纯 |
||
防洪堤 |
育新五连—于岗子站7150米 |
|
重点加强防守,有险情堤后就近取土 |
市 |
||||
险 工 |
育新五连护岸 |
700米护坡护脚水毁严重 |
重点加强防守 |
市 |
附件6:
盘锦市大洼区2018年中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
水库 名称 |
行政 责任人 |
职务 |
联系电话 |
技术 责任人 |
职务 |
联系电话 |
抢险 责任人 |
职务 |
联系电话 |
看守 责任人 |
职务 |
联系电话 |
三角洲 水库 |
张学斌 |
副区长 |
1590987**** |
栾作刚 |
水利局局长 |
1360427**** |
姜海军 |
武装部部长 |
1590493**** |
王 勇 |
所长 |
1380427**** |
疙瘩楼 水库 |
刘可玉 |
常务 副区长 |
1834277**** |
栾作刚 |
水利局局长 |
1360427**** |
姜海军 |
武装部部长 |
1590493**** |
于松满 |
所长 |
1399875**** |
附件7:
盘锦市大洼区2018年防洪除涝领导责任分工表
性质 |
名称 |
镇责任人 |
区责任人 |
区直单位 |
单位责任人 |
备注 |
防洪、排涝 |
东风镇 |
熊跃发 |
刘可玉 |
公安局、宣传部 |
许宁育、刘忠岩 |
|
西安镇 |
王 宝 |
住建局、政法委 |
董礼春、吉 坏 |
|
||
平安镇 |
闫海民 |
交通局、畜牧局 |
张百昌、王飞 |
|
||
新开镇 |
李洪彬 |
市场监管局 |
李铁玉 |
|
||
新兴镇 |
刘 纯 |
张学斌 |
教育局、安监局 |
王玉建、张汉卿 |
|
|
赵圈河镇 |
魏利明 |
文旅局 |
孟 丹 |
|
||
排涝 |
清水镇 |
戴 群 |
卫计局 |
苗万久 |
|
|
大洼街道 |
孙贺滨 |
杨玉楼 |
水利局、组织部 |
栾作刚、武俊杰 |
|
|
田家街道 |
李欣岷 |
人社局 |
王卫兵 |
|
||
于楼街道 |
徐东升 |
民政局 |
李玉辉 |
|
||
新立镇 |
秦春芝 |
国土资源局 |
付 铁 |
|
||
唐家镇 |
徐忠良 |
农经局 |
李长淞 |
|
||
王家街道 |
何成海 |
李 猛 |
财政局 |
李 冰 |
|
|
榆树街道 |
常乃柏 |
发改局 |
薛 强 |
|
附件8: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