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关于“就业帮扶,助残圆梦”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18〕113号)要求,我们迅速联与辽宁省残联协调沟通,将“就业帮扶,助残圆梦”主题活动,作为第28个全国助残日期间向农村贫困残疾人群体传递党和政府温暖关怀、助力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指导各市开展上门走访、政策宣传、专场招聘等活动。各级劳动就业部门与当地残联精心策划,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好帮扶活动安排和工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村入户走访,近距离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就业帮扶。助残日期间,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基层劳动保障站(所)的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走访了解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和就业需求等情况,面对面宣传政策,对拥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残疾人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将征集到的岗位信息送到行动不便贫困残疾人家中。沈阳市康平县组织劳动就业工作人员和残疾人专干30人,走访8户地处偏远、无法离乡离家的贫困残疾人,协助4户达成创业意向,准备申请创业贷款养殖黄牛等;本溪市进村入户为贫困残疾人送岗位1532个、讲解政策信息2017条;盘锦市在双台子区陆家镇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培训、送项目“五送”下乡活动,设立政策咨询和创新项目宣传板100个,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提供岗位731个,吸引200多人求职。
二、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帮助贫困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对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积极克服困难,采取电话询问、就近走访、发邀请函等方式,多渠道向企业征集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因地制宜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各地还在招聘现场发放就业扶贫手册等宣传资料,集中开展就业扶持政策宣传解答,提供手语服务、法律咨询、求职登记、培训咨询、职业规划、心理疏导等服务项目,全方位为残疾人就业保驾护航。大连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主题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汇聚国际商业机器全球服务(大连)有限公司和大连亚瑟王服饰有限公司等40多家知名企业,既提供适合高学历、高技能残疾人的软件开发岗位,也提供适合就业困难残疾人的保安、保洁岗位,满足各类贫困残疾人的求职需求,达成初步用工意向300余人;抚顺市在各县区召开多场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的专场招聘会,劳动就业部门通过与多家用人单位及社会助残机构联系合作,从残疾人就业需求、安残企业和适残岗位等多方面入手,提供理货员、保洁、更夫等传统服务性行业和网络客服、网络营销等适合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工作岗位;朝阳市农村贫困残疾人招聘会参会企业99家,提供就业岗位754个,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20个,吸引包括53名贫困残疾人在内近千名求职者进场,5名贫困残疾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意向性协议;丹东市宽甸县结合“助残日”活动,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及残疾人技能才艺展示,宽甸县“宜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王晓红为百余名残疾人开展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
三、健全落实扶持政策,建立帮扶长效机制。为抓好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我们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发《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就业相关政策的通知》,对各市落实包括贫困残疾人在内的就业援助政策进行调度,督导各地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转发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数据库、搭建精准对接平台等6条贯彻意见。在征求深度贫困地区意见的基础上,拟与财政厅联合制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县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各贫困县就业扶贫目标任务,在深度贫困地区乡镇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开发乡村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山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等。同时,鼓励深度贫困县积极申报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专项补贴资金,给予符合条件的基地每年30万元补贴。各市以此次就业帮扶活动为契机,与当地残联、助残组织等部门建立共享贫困残疾人信息和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长效机制,为有招聘残疾人员意愿的用工企业和有就业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员积极搭建供需平台,为贫困残疾人员提供精准服务,营造扶弱助残的社会氛围。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