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 洼134勘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盘锦市大洼区鹤王温泉度假城北东约53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22° 2\'50.88",北纬41° 0\'13.18",总占地面积5800m2,工程内容包括:
1)钻前工程
钻前工程内容包括新建井场临时房屋、驻地板房、设备基础、给排水、供配电等。
①井场建设
本项目需将井场土地平整后,可搭设钻井平台的设施。
②泥浆池工程
钻井前期将在井场南侧建造1000m3泥浆池一座,泥浆池采用地陷式建造,占地性质为永久占地。
③井场道路工程
本项目进井路利用井场原有道路,地形较平坦,土质一般,路长49m,路宽10m。
④附属设施工程
钻井前期将建设临时房屋、设备基础、给排水、供配电等工程,附属设施工程在井场内完成,占地性质为永久占地。
2)钻井工程
钻井工程主要包括钻井和试油,该井设计井深2000m。钻井采用常规钻方式。试油主要在完井后对工业油流产量进行测试,完钻结束后试油。
3)完井工程
本项目钻井工程结束后,若未发现工业油流,则项目进入闭井期,需要对井口进行封闭(使用高密度水泥灌注整个油管),地面钻井装置如井架等拆除,泵房、地质房等设施撤离,进井路复垦等,对废弃的井场、道路按照要求采取生态恢复措施,使井场的区域恢复到原来的自然景观。
项目供水采用罐车拉运,产生的工业污水主要为钻井废水、洗井废水、清洗废水,各废水收集至防渗泥浆池,钻井工程完毕后上层清液运至兴二联处理,下层固体随泥浆一同固化、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不外排。供电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本项目环保投资约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756万元的2.65%。主要用于:施工期井口材料密封措施,钻井井场内设置旱厕、设置生活垃圾箱、柴油机隔音板房、排气管消音器、移动式隔音墙、防渗布、设置雨污分流、排水沟设施、土围堰、井场清理、土地平整堡坎、护坡、洒水、抑尘,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生态恢复、井场防渗等措施。
二、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严格环保管理,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管理。采用先进的钻采工艺、设备和管理体系,降低工程环境风险。配备必要风险防范和应急设施,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加强井场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监测;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撤离安置方案,建立健全环境风险应急组织机构,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演练,与地方政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2、强化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对井场作业面洒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将石墨粉等物料集中堆存在活动板房内,以降低施工期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选用尾气达标设备,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采用标号高、污染物排放量小的清洁柴油,严格控制其烟气的排放量及排放浓度。
3、强化水环境保护措施。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钻井作业废水用于配制钻井泥浆,循环利用,施工单位在井场应设置污水收集设施,确保废水剩余废水通过罐车外运至兴二联处理后回注,不向地表排放;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污水转运、装卸等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
钻井设备、检修等均采用蒸汽冲洗,基本无钻井清洗废水产生;钻井期间应对井场四周设置围堰,与毗邻农田隔开,阻隔钻井井场产生的各种污水、污油、钻井液等外流;钻井作业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可移动厕所内,待施工结束后清掏。
4、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采用先进的钻井泥浆体系,增加钻井液的无害化和环境可接受性。提高钻井泥浆重复利用率,减少废弃泥浆产生量,对最终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不落地处理,井场设置泥饼暂存设施。
5、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电动钻机,优化井场施工平面布局,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敏感点一侧设置移动式声屏障屏蔽等,确保周边环境敏感点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要求。
6、项目闭井后必须按环评要求进行生态恢复工作。对废弃的井场、道路按照要求采取生态恢复措施,使井场的区域恢复到原来的自然景观。在土地恢复时应遵循恢复原土地地貌,恢复其原有土地功能的原则,本项目需要恢复的土地地貌为农田,若土地受到污染较严重,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并进行植被恢复。
三、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企业采取自主验收,并在环保部门网站备案。
四、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或者防治污染、环境风险防范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