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大洼区2017年11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分析报告-卫生应急简报

发布时间:2017-12-26 浏览次数:642
一、背景
    根据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0月,大洼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0种,共95例,发病率为21.3397/10万,与上月比下降了9.52%,和去年同期上升了58.33%。本月居发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9例、手足口病20例、梅 毒 18例,占总发病数的70.53%
    2017年10月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017年10月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发出6次预警信息,涉及病种为麻疹3次,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次,手足口1次,经核实均不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风险评估及管理建议
(一)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从我区2011年-2015年共5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从5月开始上升,7-8月达高峰,以后逐月下降。2014年发病率最高(103.6255/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75.1177/10万)。以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上数据分析,发病地区清水镇、大洼镇最多;年龄以25-29岁年龄组、1岁年龄组高发;职业以农民、家务待业居多。2017年10月共报告病例29例,与上一年同期比上升了26.09%,和上月比下降44.23%。2017年10月共有3个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预警信号,经核实不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分析我区2017年11月发生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为低级,影响程度为低度,风险等级为低。
风险管理建议
    1.继续关注疫情,分析有无聚集性的可能,甄别食物中毒事故。
    2.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防止自来水污染,预防水传疾病的暴发。
    3.做好露天烧烤的卫生监管。
    4.规范肠道门诊工作,加强腹泻病人检索工作。
    5.做好旅游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6.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7.做好对学校等集体单位食堂及饮用水的监管,防范诺如病毒感染引发的聚集性腹泻。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胃肠道、呼吸道 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2017年10月共报手足口病20例,比上月上升17.65%,比去年同期上升1900.00%。从2005-2017共13年监测数据分析,我县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期是6-7月,占全年的70%以上,实验室确诊85例,其中以Cox A16感染为主,占62.35%(53/85), 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各占18.82%(16/85) 。2013年及2014年各报告1例重症病例,系临床诊断,无死亡病例。2014年报告手足口病例最多,439例,病例集中于田家镇,占55.58%(244/439),大洼镇次之。男女比例1.5:1。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占60.82%(267/429)。
    综合分析,我县2017年11月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度为低度。
风险管理建议:
    1.加强疫情报告,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发现病例及时准确报告。
    2.学校、幼儿园应做好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晨检、午检、因病缺课原登记追查工作,发现有聚集性疫情倾向应立即报告,及早处置,防止扩散。
    3.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诊断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易将手足口病诊断为病毒性口腔炎或病毒性咽峡炎而掩盖疫情。
    4.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识别重症病例的能力。医疗卫生单位加强诊区、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院内感染。
    5.规范处置散发病例,防止感染他人。
(三)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传播途径性接触、母婴、血液传播。从2012-2016共5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我区梅毒无明显地区性,季节性。从2016年我区梅毒疫情分析,职业以家务待业和农民居多,各占41.53%(49/118)、28.82%(34/1180);年龄集中在20-29岁,占46.44%(43/118)。2017年10月我区梅毒报告18例,比上月和去年同期比均上升157.14%。综合分析,我区2017年11月梅毒疫情有波动的可能性,风险等级为低。
风险管理建议:
    1. 医疗机构做好梅毒的规范诊断和治疗。
    2. 加强宾馆、洗浴、足疗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备充足安全套。
    3. 妇幼部门做好母婴阻断工作。
    4. 做好高危人群干预工作。
强化健康教育工作。
(四)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北方,由于天气寒冷,有居民用煤炉取暖时,由于烟囱阻塞,倒烟以及门窗紧闭或是煤气管道泄露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另外,使用炭炉火锅吃涮肉时,木炭在燃烧不全时最易产生一氧化碳,再加上寒冷季节家里多关门闭窗,室内通风不好,因此极易发生中毒。因此冬季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性评估为中度。
风险管理建议:
    1、宜经常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况,尤其是在冬天、雨天;
    2、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呈不完全燃烧的现象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大部分为完全燃烧;
    3、煤气具应放在不燃烧材料上面,周围切勿放置易燃品;
    4、自动点火的煤气具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5、使用煤气具有前应闻闻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
    6、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8、吃火锅用木炭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报送: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大洼区卫生计生局丁维涛副局长、陈思股长、大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孟繁强主任、于泉福副主任、王辉主任
    责任编辑:于泉福 编辑:尹鱼群
    电话:0427-3453966   邮编:124200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