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2017年大洼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06 浏览次数:1276

——2016年12月27日在大洼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林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区政府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精准统筹各项重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撤县设区的历史转折,开启了大洼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预计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8.9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8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300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93个,实现有效投资127.1亿元。中莫产业园、OGO户外家具出口基地等一批引领性和牵动性强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重点实施5大类24个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项目,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组建经济合作局,公开选拔招聘一批专业招商人员,组织“走出去”招商412次,“请进来”600余家名企来洼考察洽谈,举办上市公司大洼认养体验之旅、北京辽宁企业商会家乡行、中国盘锦•韩国釜山经贸交流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累计签约引进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76.9亿元。

项目要素保障有力。荣获“第三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奖励新增用地计划指标500亩。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产业引导基金1支,对接PPP项目21个。争取专项建设基金16.05亿元和省产业直投基金1亿元。新增企业贷款7.8亿元。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11项农田水利工程,荣获“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先进单位”和“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农产品溯源,认养农业总部基地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社会贡献奖”,实现认养水田面积15万亩。成立辽宁省认养农业发展协会,确立行业领军地位。被评为“省级河蟹出口示范区”,光合蟹业等单位发起成立中国河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获批盘锦碱地柿子地理标志,以“OH”系列碱地农产品为代表的品牌农业走向全国。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洼行动纲要》,重点推进技术改造项目9个,完成投资2.38亿元。九鼎宏泰防水、和田食品等12家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新增小微企业3095家。临港经济区成为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园区,累计开工投产项目36个,智人科技、祥宇管道等一批科技型产业项目牵动作用明显增强。

服务业蓬勃发展。实施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鹤吉市场改造工程,推进特色商街建设,餐饮行业全域实现“明厨亮灶”。承办阿里巴巴全国丰收季首发仪式,荣获全国销售冠军。大洼电商模式成为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案例和“全国十大经典案例”。“裕农购”“天鲜到”“服辽网”等电商平台稳步运营,电商交易额实现13亿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去库存”70万平方米。

(三)旅游产业强势崛起,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

全域旅游风生水起。明晰“红滩绿苇、稻乡汤宿、自在慢城”的全域旅游品牌,成功承办全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会,跻身“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区)”行列。全面落实“百村万床”计划,181户精品民宿投入运营,全区民宿床位突破4000张。全年接待游客206万人次,景区综合收入实现10亿元。

旅游产品亮点频现。醉美湿地景区正式运营,打造全国最大的苇海迷宫,成为全球首个运营无人驾驶汽车的景区。全国首创的稻田慢行系统对外开放,天沐温泉、隆恒温泉竣工营业,宝源温泉、乡伴田园、北旅田园等一批“慢城”项目进展顺利。开发“大洼旅游伴手礼”文创产品,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产品和民宿客房网上统一营销。

旅游活动异彩纷呈。相继举办“印象辽河口主题插秧节”“冬季稻草艺术节”“嬉冰雪、泡温泉、住民宿、过大年”等旅游活动,拉动全年旅游经济。成功承办“日本煮饭仙人东北行”“央视七套《乡约》栏目走进大洼”等媒体综艺活动,建立全省首个外国留学生研学游基地,大洼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

(四)城乡建设提档升级,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巩固和扩大宜居乡村建设成果,做优内在质量。实施两个分布式污水处理试点,农村燃气工程入户率实现100%,通气率实现86%。农村24小时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如期完工。实施“咱家的菜园子”工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成果转化,成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和“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赵圈河镇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石庙子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城市建设精雕细琢。在城市小品、建筑风貌等方面融入“国际慢城”理念和稻作文化记忆,建设精致旅游城市。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完成110万平方米楼体外立面、2000余块商网牌匾和209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主城区通讯光缆和供暖管网全部落地。商业街、双桥街、华山路、凤山路、春江街等路网工程竣工通车,改造街路11条,新增停车位2000个。整合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取缔城区违法营运三轮车。成立网格管理中心,全面推进三级网格化管理,累计上传处理事件6万余起,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重大改革全面深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

实施行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部门整合,修订各部门“三定”方案。成立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投入运行,划转273项审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向镇街、村居下放公共服务及审批权力87项,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实行国有公司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新营田农垦、城市建设集团、认臻生态农业、国腾房地产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公司发展活力初步显现。

推行重点领域改革。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果显著,认养农业成为全国推广典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级联动”改革扎实推进,有效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国有农场职工住宅用地全域流转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承办全国农业资源管理软件现场会,国有土地信息化资源管理工作全国领先。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民生工作惠及百姓。全年政府民生支出达到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0.7%。城区低保标准由514元/月提高到550元/月,增幅7%。政府主导,实现水稻保险群众无偿受益全覆盖。获批全省唯一一家“全国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荣获“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3602人。成为“全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试点区”,建成残疾人幼儿园。主城区公交线路增至5条。国家薄弱学校改造工作跻身全省前列。圆满完成4364户棚户区和9340户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妇女小额贷款和“惠农贷”分别发放5105万元和4.12亿元。

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装1127个社会治安高清视频监控终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依法诉求、依法信访、依法维权,全年信访工作平稳有序。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平安示范县(区)”。

(七)依法行政务实高效,政府自身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主动接受监督,及时整改存在问题,承办人大代表建议49件、政协委员提案69件,办结率和满意率明显提升。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政府执政水平。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践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业已形成,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政府权力规范运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立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切实做到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规范办公用房,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全年“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4.8%。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运行更加透明。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大洼城乡环境持续改善的一年,是大洼各项事业稳步提升发展的一年,是大洼负重前行、蓄积潜能的一年。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倾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各级各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辛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奉献力量的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大洼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洼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不够,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亟待加快;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还需持续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大洼开启城市驱动、换装城市动能、释放城市红利的开局之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着力”要求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七篇作业”和“五点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用国际化视野谋划大洼发展,站在国家平台加快推进大洼的经济、城市、政府“三大转型”,努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宜居、深度开放、人民幸福的湿地之城、度假之城、养生之城、教育之城。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大美红滩为名片,培育旅游品牌和服务业态,推进旅游全域化

    巩固“辽宁旅游新名片、东北旅游集散地”的旅游定位,持续做优“红滩绿苇、稻乡汤宿、自在慢城”的旅游品牌,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实施旅游融合战略。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旅游体系。持续开展“引客入洼”工程,不断放大“国际插秧节”“国际稻草艺术节”等旅游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整合精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套餐”“团餐”“自助餐”,丰富大洼旅游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多渠道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衍生品,做出特色,做强品牌,做优文化。

释放旅游集群效应。重点建设民宿、温泉、慢城三个旅游项目集群,用旅游项目集群托起大洼全域旅游的新格局。全域实施稻田慢行系统建设,高标准建设20个精品民宿主题村落,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宿产业集群。运营好紫澜门温泉、天沐温泉、隆恒温泉,实现宝源温泉建成运营,打造中国东北最大的温泉产业集聚区。扎实推进乡伴田园、“魅力盘锦”大型文化演艺、首旅精品民宿群、红海滩八玺湿地园和五行温泉城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中国北方国际慢生活示范区。

创新旅游服务理念。用“大旅游”的思维,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城市多城联创。全面完成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挖掘和开发本地特色招牌菜,打造辽河口渔家菜品牌,实施8条街路服务业态改造提升工程。以红海滩食品安全一条街为标杆,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打造食品安全品牌。   

(二)以临港经济为龙头,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工业集群化

以增加财政税收为导向,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推进项目集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

构建临港产业体系。以世界眼光、全局思维来谋划临港产业发展,充分释放港口带动优势和辽东湾新区大项目辐射优势,在临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木材及木制品加工、大宗商品仓储物流、新型材料、能源装备制造和应急救援装备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推进中国物流东北基地、北大青鸟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复制实施自贸区相关政策,争取将临港经济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打造重点省级开发区。

加速镇街经济发展。加快存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大洼碳基材料产业园、华润啤酒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开发闲置资源,着力打造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竞争力强的特色镇街,力争“十三五”期间打造7个亿元镇。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新增小巨人企业8家、小微企业3000家、楼宇面积20万平方米。

推进招商项目建设。主动融入首都核心功能产业区疏解战略,紧密对接江苏及“长三角”地区,抢抓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强化开发开放和出口基地建设,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强要素保障,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确保全年实施重点产业项目77个,亿元以上新开工和竣工项目均实现25个。

(三)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做强绿色农业和休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充分发挥国有农场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业态,让农业现代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做强绿色农业文章。倡导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积极推进全域水稻绿色认证,推广有机认证水稻20万亩,打造精品水稻生产区20万亩。持续放大农产品溯源品牌效应,提升巩固“OH”系列碱地农产品品牌。继续推进“稻蟹共养”“稻鱼共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扩大共养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做好休闲农业文章。发挥国有农场体制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高标准建设万亩休闲农业园,实施“千亩果园林”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花园式休闲农业景区,开辟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红海滩国家农业公园,打造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

做优认养农业文章。全面发展“互联网+认养农业”,探索认养农业国家标准。大力开发认养农业深度游,建设认养农业主题公园。成立辽宁农联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启动全省首家大宗农产品证券化试点项目,打造“农业+金融”新模式。

做活电子商务文章。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辽宁电商产业园建设。依托农村电商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扩大碱地系列农产品的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力争跻身全国5强。

(四)以“中心城区”为定位,建设精致城市和田园乡村,推进城镇特色化

发挥撤县设区的综合优势,做优城市空间,赋予这座城市更多特色、更多内涵,建设全域化美丽家园和多元化幸福驿站。

定位完善城区功能。按照城市与农村共生、都市与田园共存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融合旅游功能,推进城市景区一体化建设,拉开“一城一区两翼多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架构。按照全域景区的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市路网提升和5.9万平方米的人行道、停车场铺装工程,全力推进盘锦市绕城公路大洼段工程建设。启动城市绿化长廊工程,重点推进向海大道北延段和大南线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彰显园林城市魅力。以“一站式”便民服务为理念,建成独具北方特色的城乡礼邻中心。

深化宜居乡村成果。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向全域旅游转型,培育乡村新兴产业业态。大力推广燃气壁挂炉、分布式污水处理和光伏发电等生态绿色生活方式,继续加大庭院治理工作力度,启动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15个园林新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新型富民产业格局,使大洼真正成为牵手城市、链接乡村的典范和宜居乡村建设新国标的倡导者。

    推行城市精细管理。健全网格管理指挥系统,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实现网格管理与城市综合执法互通互融。多渠道引导群众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全员网格管理。依托“洼客生活”,打造智慧城市。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成立国有物业公司,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探索大环卫体制改革,提升道路和排水的应急抢修能力。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实施蓝天、碧水、沃土工程,保护好大洼的最美湿地和生态环境。

(五)以为民服务为理念,做实民生实事和社会保障,推进服务均等化

持续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启动“健康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国家健康城市创建工作,积累经验和建立标准,先行先试,让群众受益。建成大洼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实施200户贫困残疾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新建200个残疾人家庭康复点。启动全民健身工程,提升改造东湖公园,建设区文体中心和休闲运动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健身空间,打造城市健康名片。

实施“安居保民”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扩大就业渠道。实施主城区公办教育五年提升计划,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教育产业集群,提升全民教育素养。完成658户棚户区改造,胜利小区、兴顺小区竣工入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加强城市公共管理,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供水安全、校园安全等问题。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做好信访工作,有效化解社会各类矛盾。提高公共应急处置、反恐处突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能力,积极推进“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创新。做好普法宣传,提高全民学法、尊法、守法意识。继续保持“全省平安示范县(区)”荣誉,让平安和谐为大洼代言。

(六)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敢于先行先试和自我革新,推进改革常态化

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推行和深化各项改革工作,努力成为全国改革试点的先行区和模范区。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工作力度,审批环节压缩30%,办理时限压缩50%。健全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权力运行标准化、程序化、公开化,增加网上行政审批事项。强化行政审批全程代办和过程监管,打造具有大洼特色的行政审批文化和标准化软环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

探索国有体制改革。推动国有农场职工住宅用地全域流转改革成果转化,盘活国有农场土地资源,深度融合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增强国有资本对全区财政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镇街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切实履行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服务效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顺畅、服务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同心同德、拼搏进取,为实现大洼特色崛起而努力奋斗!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