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2016年供求状况分析及预测

发布时间:2017-01-24 浏览次数:610

    根据全省14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采集的有效数据,2016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总需求(即招聘人数)为1819369人,市场总供给(即求职人数)为1994379人,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约为0.91,与去年相比,需求人数减少56735人,求职人数增加32496人,求人倍率下降0.05。2016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局势基本保持稳定。
    一、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2016年供求状况分析 
    2016年,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构成人力资源市场行业需求主体,四者用工需求比重分别为26.06%、16.75%、12.86%和12.14%,合计占总需求的67.81%;全省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主要以新成长失业青年(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3.91%)、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23.86%、22.28%和12.85%,合计占总求职比重为58.99%。
    (一)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不平衡,求人倍率有所下降
    2016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从供求总量看,需求人数减少56735人,同比降幅为3%,求职人数增加32496人,同比增幅为1.7%,市场需求人数减少而求职人数增加。从供求状况来看,供求缺口为175010,同比缺口增加89231,供求缺口有所扩大,求人倍率为0.91,同比下降0.05。分析原因,由于年初全省经济下滑形势和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现象逐步凸显,能源、钢铁和传统装备制造业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大部分企业效益明显降低,对我省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停产或裁员现象,导致进入市场的求职者增多,求人倍率下降。2016年我省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受影响企业职工普遍年龄较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低,即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存在,结构性失业和隐性失业显性化等风险加剧。                                         
    (二)高技能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辽宁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强劲,但由于各方面条件影响和制约,我省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有限,“技工荒”问题长期存在。今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仍然在市场中保持较好的供求状况,求人倍率均大于1,各类技能人才仍然走俏。与此同时,约六成的求职者没有任何技能,求人倍率为0.48,而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只约占求职人员的3%-5%,其求人倍率平均达到1.8以上。根据2016年全省各个季度供求数据显示,我省高技能型人才短缺严重。因此,继续提高求职者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带动我省产业经济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第一、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就业需求群体比重扩增
    伴随着我省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向着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整体格局稳定,需求人数和比重存在小幅度波动。2016年三个产业市场需求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2.47%、32.4%和65.14%。从产业需求比重变化看,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53和0.15个百分点,需求人数分别减少11369人和21202人,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69个百分点。从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模式、新业态的第三产业挖掘就业岗位潜能较大。
    (四)本省农村求职人员大幅增长,求职压力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本省农村求职人员出现同期大幅增长的供给状况,同比增加33843人,增幅为15.6%,所占比重提高1.52个百分点,波动幅度较大。据分析,当前我省处于产业转型期,全省农民工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农民工群体的技能水平较低,与中高端岗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建议我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开展技能培训和专项活动,对促进省内外农村务工人员妥善就业意义重大。
    (五)制造业用工需求呈缩减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据显示,2016年制造业用工需求人数为474147人,所占总需求的比重为26.06%,同比需求人数减少15917,需求比重下降0.06个百分点。制造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行业,其用工需求居于行业首位。然而,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我省淘汰部分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制造业用工需求下降,并呈缩减趋势发展,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当前我省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况,从发展趋势看,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还蕴藏着巨大的活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之国家正在推进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会加速提升我省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全省人力资源市场2017年职业供求状况预测
    2016年,我省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此,辽宁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覆盖面广和影响力大的就业政策。预计进入2017年,在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就业形势将有所好转,加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扩展就业空间,带动就业增加。我省人力资源市场与往年相比不会出现巨大变动,将保持较稳定的供求关系。
    (一)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保持稳定
    根据2012年至2016年对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数据变化情况看,我们采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对2017年供求状况进行了数理分析和预测。从人力资源供求状况来看,五年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呈现需求小于求职的供求状况,求人倍率呈下降趋势,与2016年相比同比下降0.05。结合当前经济下行的就业形势,预计2017年,需求和求职人数估算值分别为170万和190万,求人倍率约为0.9,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总量有所下降,供求状况基本保持稳定,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表现为求职者素质与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二)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比重增加,就业压力加大
    在企业吸收就业能力下降的新常态下,2016年预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预计2017年,我省应届毕业生将大量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加之与往届未就业大学生的双重叠加,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总量压力将加大。同样,就业期望较高、专业不对口、缺乏工作经验等因素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将继续存在。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毕业生择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用人单位的需求期望与毕业生职业能力存在差异所导致的。
    (三)“三高”、“三创”人才长期短缺
    目前,辽宁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急需大批“三高”人才和“三创”人才(“三高”人才指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创”人才指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和创优人才)。而我省“三高”、“三创”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中的比例较小,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三高”、“三创”人才短缺已成为影响辽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省要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加强全省人才结构调整,扩大培养与引进市场急需的“三高”和“三创”人才。
              

编辑:  田艾琪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